這些天,初中畢業的保安逆襲成為博士,后又當上大學老師的故事又刷屏了。
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明勇,由于家庭條件困難,16歲剛讀完初中就開始打工。
22歲那年,他進入貴州師范學校成為一名保安。在那里,他萌生了繼續學習的念頭,重新拿起課本,準備成人高考。
一邊工作一邊備考,當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。
學校晚上11點半鎖門,李明勇就利用入夜的時間學習,常常要看書到凌晨一兩點。
早上6點半,他又要準時起床開門,一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。
2001年,李明勇考取貴州教育學校中文系專科班,并在2003年順利考取貴州教育學校中文系本科班。
本科畢業后,他又毅然決定考研,英語零基礎的他,硬是背下了一本8000個單詞的詞典。據說,哪個單詞在哪一頁他都記得清清楚楚。
幾經失敗后,他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考取貴州大學美學專業碩士研究生。
2015年,李明勇又考上了華中師范大學博士,并在今年順利畢業。
他選擇回到改變他命運的貴州師范學校,成為一名高校老師。
如今,被稱為“勵志勇哥”的他,儼然是貴州師范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。
李明勇的故事,讓我想起了另外一位“勇哥”,清華大學的“英語廚神”張立勇。
高二只上了一個月就輟學了的張立勇,一開始在廣州打工,但他仍然不想放棄學習。
后來,經過親戚介紹,來到清華大學食堂工作。
在清華大學食堂工作期間,他開始自學英語,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學習。
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是,廚師們每頓飯的吃飯時間只有15分鐘,張立勇只用7分鐘就吃完飯,生生擠出8分鐘躲在櫥柜后面背英語單詞。
張立勇在清華大學整整堅持了8年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終,他不但通過了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,而且參加托福考試,677分的總分他獲得了630分的高分。
除了學英語,他還自學了計算機課程,廣泛閱讀與新聞采訪有關的專業書,旁聽經濟和法律課程,甚至還到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校讀了三年的國際貿易專業,拿了一個貨真價實的大專文憑。
學習改變命運,成名后的張立勇被清華大學招聘為后勤行政管理人員,美國猶他州大學等名校也向他伸來了橄欖枝,可以提供全額獎學金去讀研。但他放棄了這些機會,參與到北京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中。
北京奧運會后,他又謝絕了安排的國企工作,用出書的稿費成立工作室,開始做自己喜歡的公益事業。
張立勇獲得過“北京榜樣”人物、中國十大年度新聞人物、“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”、“美江西人”等多項榮譽稱號,被譽為新時代中國青年自強不息的學習榜樣。
他雖然沒有真正上過大學,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,改變了自己的命運,取得了很多大學生都難以企及的成績。
張立勇在參加中央電視臺開門大吉節目的時候,曾不止一次強調堅持的力量。
其實不管是李明勇也罷,張立勇也罷,他們成功的原因無非只有一個,那就是堅持。
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所謂的“一萬小時定律”,無論做任何事情,只要能夠堅持下去,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做出成績。
就像學習英語,很多大學生四六級考試屢考不過,究其原因就是連一天背幾個單詞的堅持都沒有。
世上沒有掃地僧,只有背后默默的努力。
所有的逆襲,靠的都是堅持的力量。
“哪里有天才,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”,這樣的話真的不是謙虛。
成功沒有捷徑,但有一個辦法,那就是堅持不懈。
每個人都想逆襲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努力。我們需要做的,就是努力比別人多一些。
從現在開始,不管是學習也罷,工作也罷,認準一個目標,堅持下去,總有一天,成功的你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。